论坛首页 论坛概述 青年学者论坛 最新动态 会议纵览 会议申请 联系我们 今天:2024年04月29日 星期一
营养与健康——中美慢性疾病研讨会
会议执行主席: 史香林
会议图片
  以“营养与健康——中美慢性疾病研讨会”为主题的东方科技论坛专题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10月12-14日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学术活动中心(好望角大饭店)举行。本次论坛由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科学研究所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酒精滥用与酒精中毒研究所联合承办,上海营养科学研究所所长史香林教授、美国酒精滥用与酒精中毒研究所所长Ting—Kai Li教授共同主持了会议。

 一.会议背景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都市化以及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城乡居民的膳食、营养状况有了明显改善。营养不良和营养缺乏性疾病的患病率持续下降,但与此同时,我国又面临着营养结构失衡的挑战,如脂肪等高热量食物摄入过多、体力活动减少、烟酒消费增加等,对人们的健康状况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肥胖症、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这四类对人类健康威胁很大的与营养相关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在中国正呈现高发态势。     酒精滥用对健康的危害正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长期酗酒会造成机体功能损害,最常见的是肝脏受到损伤,导致肝硬化,并极大地提高了人体细胞、组织和器官对于毒素的敏感性,最终可能导致代谢紊乱、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癌症。因此,如何降低酒精对人体健康的损害,是目前国际医学和生物学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许多国家都很重视酒精毒性及成瘾的研究。在美国,国立卫生院(NIH)下属就有专门的酒精研究所,并设14个酒精研究中心,每年专门用于酒精研究的经费达4亿美金,而我国目前该领域基本处于空白状态。研究我国居民营养现状,帮助公众树立合理、科学的饮食习惯和健康意识,建立健全营养健康保障体系已刻不容缓。因此围绕“营养与健康”这个主题,召开本次东方科技论坛,邀请营养科学领域国内外的专家进行研讨,不仅可以交流本领域的研究方向和进展,而且可以加强学科交流,促进国际协作,同时为我国的营养科学研究提供技术储备。

二.会议简况 

  中科院副院长陈竺院士出席研讨会并致辞,中科院上海分院副院长朱志远、中科院国际合作局处长曹京华、上海市科委副总工程师王建平、处长施强华、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助理廖侃等出席了开幕式。参加会议的代表有来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美国南加州大学、印第安那大学、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南京医科大学等单位的100多位国内外专家、学者。会上,中美相关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分别在分子、细胞、动物、临床和人群五个研究层面上就营养因素对肥胖症、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疾病及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酒精滥用对健康的危害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同时,还就食物中抗氧化剂等在维持细胞代谢与能量平衡、恢复胰岛素对代谢的调控功能中的作用及其机理等进行了研讨,为肥胖症、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策略,为今后营养预防和干预相关疾病提供科学的依据与指导。会议除主题报告外,还进行了专题讨论,就国际合作等达成了共识。中美科学家在会议之后参观了中科教育基地、实地了解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并前往生科院信息中心,考察文献检索及查询的条件。此外,参加会议的专家还访问了浙江省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就中国酒精滥用及部分慢性疾病的人群状况进行了座谈。

三.会议内容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酒精滥用与酒精中毒研究所所长Ting—Kai Li教授作了题为《酒精与营养交互作用的差异——国际协作的机会》(The Diversity of Alcohol—Nutrition Interactions——Opportunities for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s)的主题报告。适度的酒精有益于健康和降低死亡率,但超过正常的量就会增加酒精滥用、酒精依赖和身体器官伤害的危险性。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1960年至2001年期间,中国15岁以上成年人酒精消费的增长不仅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同时也明显高于前苏联和发展中国家。酒精带来的疾病危险系数在发达国家已仅次于烟草和血压。酒精使用的混乱状况也给美国带来严重的社会负担。TK—Li博士在报告中详细分析了酒精和乙醛代谢对身体机能的营养,包括诱发过激反应、造成肝、肺、心脏和大脑细胞死亡等。乙醛本身和油脂过氧化反应物会产生有害的自体免疫反应,并提高癌变机率。酒精代谢同时也影响甲基化物和乙酰化作用反应。此外,肢体肥胖、糖尿病患者的抗胰岛素性也与每天超过适度剂量的过度饮酒有关。酒精与营养相互作用的研究可以从基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得到借鉴。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科学研究所所长史香林教授作了题为《酒精产生氧化作用和减少血管新生现象》(Ethanol generates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and induces angiogene—sis)的报告。他在报告中重点阐述了两方面内容:一是酒精引起的氧化反应和血管新生现象。研究表明:酒精的刺激会改变肌动蛋白丝的完整性,增加在SVEC4—10细胞中片足和丝状伪足的构成。进一步实验表明酒精刺激会增加细胞移动和入侵,并导致SVEC4—10细胞中微血管新生。二是介绍了上海营养科学研究所氧化研究方面的重点领域和方向,其内容包括:糖尿病、肥胖、酒精相关疾病、癌症、烟草相关疾病和环境与疾病等。
  南加州大学酒精肝和胰腺病研究中心主任Hide Tsukamoto作了题为《酒精、肥胖和肝脏》(Alcohol,Obesity,and Liver)的报告。过量的酒精摄取使得中性油脂堆积在肝细胞中,造成多囊脂肪变性和球状细胞恶化。过多摄取的卡路里和由此产生的肥胖也能造成类似改变。事实上,酒精和肥胖的相互作用增加了肝癌的危险性。
  美国亚特兰大Emory大学研究中心主任David M.Guidot作了题为《A酒精和肝脏伤害》(lcohol and lung injury)的报告。酒精滥用对机体的危害除了暂时的判断失控和丧失行动能力外,更重要的会造成无可挽回的器官损伤。酒精滥用与急性肺炎发生的关系是近期才被人们发现的,它会大大地增加肺部损伤的危险,如急性呼吸困难综合症等。尽管酒精滥用本身不会造成急性肺炎,但它容易使肺功能紊乱,进而发展为脓血症、外伤和其他因急性呼吸困难综合症引起的临床反映。近期科学家通过人和动物身上的实验探究到酒精和急性肺炎之间未被认识的关联。报告概述总结了两者关系及揭示潜在病理生理学的最新实验发现。
  马里兰州Bethesda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Van S.Hubbard博士作了题为《营养和肥胖:未来研究的方向》(Nutrition and Obesity: Concepts for the Future Research)的报告。不同人群疾病的差异是多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生物学因素、环境和生活行为方式。营养补充不能代替健康的饮食,食物中含有上百种天然物质,包括类胡萝卜素、类黄酮、抗氧化剂和其他多种可以抵御慢性疾病的天然物质。人类基因组实验和其他科学研究已经使我们认识了基因变异的作用,遗传的多样性毫无疑问作用于一些可见的健康差异。本报告旨在探索病因学和对某些疾病,如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病、高血压和某些癌症、婴儿死亡率、酒精中毒等的治疗中,营养因素起到的作用。他提出:1、研究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变预防和治疗肥胖;2、研究通过外科或其他医学手段预防和治疗肥胖;3、研究阻断肥胖和与之关联的健康状况,横向研究主题包括:健康差异、技术条件、各学科研究组之间的合作、调查及营养教育。 NIH未来的研究方向将重点建设这些领域,以应对肥胖症的挑战。
  美国国立糖尿病、消化、肾疾病研究所Judith Fradkin博士作了题为《美国国立糖尿病、消化、肾疾病研究所关于糖尿病预防和控制的研究》(NIDDK Diabete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Research)的报告。2型糖尿病在美国稳步增长,截止到目前,已有1820万患者,占到总人口的6.3%,20岁成年人中8.7%和60岁人群中18.3%患有此种疾病,而另有4100万美国人存在着糖尿病和心血管病的隐患。研究已表明生活方式的改变可以预防或延缓2型糖尿病的发作。在糖尿病预防计划中,人们通过降血糖药物可以减少糖尿病31%的发病机率,现在的研究重点在个体研究2型糖尿病的危险性和如何给予干预。很多美国人现有的治疗难以控制血糖、血压和油脂,因此寻求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和最优化的途径非常必要。鉴别和确认生物制品、终极替代品有助于糖尿病潜伏期的研究和临床治疗。本报告内容为基因鉴别、分子和与糖尿病发病机理、并发症有关的路径研究,此外,还包括新陈代谢与炎症、非酒精肝的肝脏疾病的关系、与代谢组织的相互关系及与大脑控制葡萄糖自我调节的关系等。
  美国酒精滥用与酒精中毒研究所流行病学实验室主任Bridget Grant博士作了题为《关于美国酒精使用、酒精滥用和相关残疾的流行病学研究》(Epidemiology of Alcohol use, alcohol use Disorders and Associated Disabili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的报告。提出了当年美国的一些最新统计数据:1、酒精使用;2、酒精使用混乱,也就是酒精滥用或酒精依赖;3、饮酒的高危险性,也就是酒后驾车、过度饮酒等,酒精滥用与依赖性使得老化发作;4、酒精与精神疾病关联等。
  中科院上海营养科学研究所酒精研究中心主任谢东博士作了题为《中国的酒精问题》(Alcohol problems in China)的报告。在过去的四十年中,酒精的消费和与酒精相关的问题在中国显著增长。酒精依赖和酒精中毒加速了与酒精相关疾病的流行,比如酒精肝、食道癌和糖尿病。作为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正在努力应对因酒精问题而带来的巨大挑战。目前,针对酒精中毒的成因以及它对人们生活产生的影响等,已开展多学科研究,其研究方向是努力将中国传统医学与现代生物科学知识结合起来,同时大力开展国际协作,对酒精进行深入的研究。
  美国酒精滥用与酒精中毒研究所George Kunos博士作了题为《内源性大麻和能量平衡规律》(Endocannabinoids and the Regulation of Energy Homeostasis)的报告。已知大麻能刺激欲望,并阻塞大麻CB1受体作用于肥胖症的治疗。作用于CB1受体的内源性大麻是控制欲望的神经调节线路的重要部分。CB1受体在视丘下部、前脑边缘和感官神经末梢。CB1受体缺乏的老鼠对导致肥胖的食物诱惑具有抵抗力,虽然她们的能量吸收与野生老鼠种群一样,这对内源性大麻调节控制表层脂肪代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CB1受体的阻止可以减少肝脏脂肪酸合成。大麻酯受体激动剂作用于肝脏CB1受体有助于肥胖症降低食欲,同时脂肪酸合酶也许是控制欲望和表层代谢规律共有的分子靶位。
  美国酒精滥用与酒精中毒研究所Bin Gao博士作了题为《白细胞介素6在酒精性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中的肝脏保护作用》(Hepatoprotective Effect of Interleukin—6 (IL—6)in Alcoholic and Nonalcoholic Liver Fatty Liver Diseases)的报告。1、白细胞介素6(IL—6)缺乏的小白鼠对酒精伤肝和肝脏脂肪变性缺乏免疫力,血清中IL—6水平的提高往往与酒精肝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相关;2、IL—6在改善酒精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中的积极意义。以往人们往往把脂肪肝与过多的酒精摄入联系起来,现在科学家也把它作为一个肥胖的并发症和一种重要的肝病前兆,包括肝缺血再灌注损伤;3、IL—6在预防和降低脂肪肝患者肝移植死亡率中的治疗作用。同位肝移植普遍被认为是治疗慢性肝病晚期和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唯一方法,可是遗体捐赠的匮乏导致可被利用移植的器官严重缺乏。IL—6在处理Zucker大鼠肝移植过程中,极大地降低了死亡率和因移植造成的肝脏损伤。因此,Bin Gao博士建议IL—6可以作为一种潜在的替代疗法预防和应对脂肪肝演化的疾病危险。
  美国南加州大学分子药理学和毒物学系Jean Shih教授作了题为《一元胺氧化酶作用于白鼠以研究酒精滥用、吸烟成瘾及肥胖》(Monoamine Oxidase (MAO)knock out mice as a model to study alcohol abuse,smoking addiction and obesity)的报告。单胺氧化酶同工酶A和B刺激神经传递素的氧化去氨基,比如含于血液中的复合胺、多巴胺和降肾上腺素。具有氧化特性的损伤已知会出现不同的细胞成分包括脂类和蛋白质。单胺氧化酶的水平同时也和吸烟、酒精有关。此外另一个重要发现是MAO AB的白鼠减少了大概30%的体重它们的葡萄糖和胰岛素水平降低了30%。未来我们可以假设随着吸烟、酒精和肥胖的增加,这个白鼠实验可以用来检验神经元和非神经元疾病的分子病源论如肥胖、糖尿病和心脏病。
  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Adolf Pfefferbaum教授作了题为《营养与酒精对大脑的影响》(Nutrition and Alcohol Affected Brain)的报告。过度的酒精消耗影响大脑结构和功能,长期饮酒会造成大脑组织收缩。酒精中毒往往与垃圾食品和营养匮乏状态联系在一起,并会造成大脑畸形。报告重点在于证明营养缺乏与直接的酒精神经毒性分别在与酒精关联的大脑损伤中的作用。
  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Edith V.Sullivan教授作了题为《爱滋病和酒精对大脑的影响》(HIV and Alcohol Affected Brain)的报告。酒精中毒在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人中流行很普遍。据估计几乎半数的HIV感染者是酒精滥用者或是酒精依赖者。酒精作为一种免疫抑制剂,阻碍抗逆转录治疗,加剧HIV的感染。除了对全身的一般作用外,我们知道(两者)在每种环境下对大脑的结构、功能和代谢的影响,但是它们对大脑的联合作用的测试和了解却很少。因此,我们用传统的磁共振(MR)结构分析、光谱分析、弥散张量成像(DTI)和神经心理学的方法分别对仅受HIV感染者、仅是酒精中毒者、受HIV感染和酒精中毒两者作用的和没有受到影响的控制组的男性和女性进行测试。我们的指导假说是酒精中毒和HIV分别有选择地对大脑系统产生影响,造成各种不同形式的少量的和危及大脑结构和功能的破坏,并且导致并发症异常恶化的疾病和受这两种疾病影响的大脑系统相关。1、对临床上未神经错乱个体的分组神经心理学测试主要表明酒精对认知抵触处理和注意力分配有影响;2、视觉直接记忆;3、 反应时间;4、步态和平衡;5、HIV对视觉空间建立(即,画一张复杂的图)的主要影响;对注意分配、视觉空间建立、视觉直接记忆和手指灵活度(手指移动良好性,用手势表示阿拉伯数字测试);6、对神经影像宏观数据的分析表明两组酒精中毒的测试者中男性的胼胝体有解释意义而非女性的。通过对比,对胼胝体的微观结构的弥散张量成像检查,能够发现男性和女性酒精中毒者的胼胝体中的各向异性都是异常地低,无论是否还感染HIV。聚焦顶骨-枕骨皮层的磁共振分光影像表明仅在同是感染了HIV病毒和酒精中毒者中受到有效的影响,展示一个标准0.8N—乙酰天冬氨酸不足、一个活的神经细胞标记物、一个标准1.0肌氨酸不足,受高能量磷酸盐代谢影响;7、单独的HIV感染和酒精中毒都不能造成皮质的代谢异常,但单独的作用对受到影响的个体负有责任,当二种疾病共同时使患者之处在神经受损的高危险状态。一般,鉴定了的不足(identified deficts)和T细胞计数、药物治疗情况或忧郁症没有联系,但是平衡和步态不稳与酗酒年龄相关。在药理学反应和服从治疗方面,HIV感染者中酒精中毒的高度流行和酒精的消费对HIV治疗效果的阻碍作用强调了需要对混合疾病的严格研究也需要对两种疾病同时治疗。
  中科院上海营养科学研究所林旭教授作了题为《对北京和上海两地中老年人与代谢相关健康问题的地域性差异的调查研究》(Geographic differences in metabolic related health problems in middle aged and elderly people in Beijing and Shanghai)的报告。针对中国中老年人代谢紊乱的情况越来越多的问题,研究组在北京和上海开展了一项以生活方式、饮食和营养摄入、社会经济学和文化差异为对象的交叉研究,研究两地中老年人代谢相关健康问题的地域性差异。研究在北京和上海开展,分别代表中国北部和南部。参与研究者包括3200名男性(~40%)和女性(~60%),年龄从50到70岁。研究中收集的数据包括:综合调查问卷,涉及人口统计学问题、社会经济学问题、健康史、行为表现、体能状况、心理健康和社会活动状况;24小时回忆饮食情况调查,食物频度问卷;体检测试包括空腹血糖测定、血压、血色素;人体测量包括体重、身高、腰围、臀围。空腹血样每个人单独放置以备今后实验室化验。初步的分析结果表明超重、肥胖、空腹血糖受损、2型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患病率北方(北京)比南方(上海)高,两个城市人口的患病率城市高于农村。
  南京大学张辰宇教授作了题为《解偶联蛋白2降低胰岛素分泌和肥胖、beta 细胞功能紊乱、2型糖尿病之间的主要关系》(Uncoupling protein—2 negatively regulates insulin secretion and is a major link between obesity,beta—cell dysfunction,and type 2 diabetes)的报告。报告认为:解偶联蛋白2(UCP)2可以减少胰岛素分泌。UCP2的降低能改善肥胖和高血糖症的反应——细胞功能紊乱,从而改善2型糖尿病。研究已识别了一种细胞穿透抑制剂,即天然交联剂。在单个线粒体中,天然交联剂抑制UCP2和UCP3,它们可增加线粒体膜电位和刺激胰岛素分泌。天然交联剂及其衍生物对于治疗细胞功能紊乱和2型糖尿病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Sharon Hrynkow博士作了题为《全球科学文化交流的前景》(Fostering a global culture of science)的报告。他在报告中指出,国际间日益增多的技术交流与合作为科学研究同时带来了机遇和挑战。FIC作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重要国际组织,通过创新与协作研究,致力于应对人类健康的种种挑战。他详细介绍了NIH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情况。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Philip S. Chen博士作了题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和中国科学家之间的合作》(Cooperation between NIH and Chinese Scientists)的报告。他简单介绍了NIH的历史,中国科学家对NIH的贡献,详细介绍了中国科学家和NIH合作的各种途径和方法,以及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情况。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2700位国外博士后研究人员中,有400位来自中国,并已成为NIH尖端研究领域的重要参与人员,NIH与中国科学家的联系正日益密切。年轻人在NIH可以得到很多的学习和研究机会,如参与科学实验、研究伦理科学、国际科研合作、了解美国卫生和生物领域现状等。他指出:目前,中美科学家之间的交流已取得一定成果,双方应进一步加强合作,以共同提高研究水平。

四.会议目的

  本次会议为中美营养学家提供了交流学术观点和研究成果的平台,使我国营养科研工作者对当前国际营养科学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也让海外专家和学者有机会了解国内营养科学研究的状况,为进一步促进国际交流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五.专家共识及建议

  会议期间,与会专家达成以下共识:
  1、中国人群的营养问题急需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关注,目前由于营养问题导致的慢性疾病发病率急剧增加,已影响到中国人群的身体素质。
  2、针对目前中国因酒精滥用等引发的肥胖症、糖尿病和心血管病等慢性疾病高发的现状,中美科学家应加强基础和临床各方面研究,找出检测和治疗的有效办法,以便早期发现和干预相关疾病的发生。
  3、应加强国际科研机构间的合作,利用双方各有的优势,在酒精滥用及酒精中毒等领域展开积极合作。中美双方应在慢性疾病机理研究、人群调查等方面互相协作。
回到顶端
版权所有2006 东方科技论坛  技术支持 上海中科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沪ICP备05000140号
服务电话:021-64314273  客户服务信箱:yech@cst.s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