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首页 论坛概述 青年学者论坛 最新动态 会议纵览 会议申请 联系我们 今天:2025年05月03日 星期六
新型医用生物材料-医用几丁糖产业化关键问题
会议执行主席: 吴孟超顾玉东
会议图片
  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联合主办,第二军医大学和上海其胜生物制剂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东方科技论坛2009年首期特刊“新型医用生物材料—医用几丁糖产业化关键问题”学术研讨会于2009年1月11日在上海市沪杏科技图书馆举行。
  研讨会由国际著名肝胆外科专家、中科院院士、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医院院长吴孟超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上海华山医院手外科主任顾玉东院士共同担任大会执行主席,上海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衣承东副局长出席了会议。来自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长海医院、上海华山医院、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暨南大学、东华大学、南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等30多位国内著名医学和生物材料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九人民医院骨科戴尅戎院士、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主任委员、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骨科侯春林教授出席研讨会并分别作了报告。
  医用生物材料是一个具有很大发展空间的新领域,是现代生物医药领域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国内外拥有超过1,000亿美金的市场,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包括人工骨关节、人造血管、心脏瓣膜、心血管支架、人造脏器、人工皮肤、骨缺损修补材料、人造软骨等,其中新型生物材料如医用透明质酸钠、医用几丁糖、胶原蛋白等已经成为了后起之秀,形成了很大的产业群和产业链。
  医用几丁糖是从自然界的虾、蟹外壳中提取的,是一种无毒、无刺激性、无免疫抗原性,组织相容性良好,在体内可降解吸收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具有促进上皮细胞生长、抑制成纤维细胞生长、广谱抑菌作用等生物特性。其胜医用几丁糖由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多年研究,并且成功实现转化的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生物材料,目前已上市10多年,因其优越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而广泛应用于防治外科、妇产科手术后的盆腹腔组织粘连,提高骨科关节肌腱创伤手术后的功能恢复,有良好临床应用价值。除此之外,该产品还显示出可用于治疗退行性骨关节炎,止血和修复创面、软骨和神经缺损,眼科手术粘弹剂、以及作为药物缓释载体和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广阔应用前景。
  目前几丁糖还缺乏更深层次的基础性研究和临床大样本、多中心、双盲对照数据的支持。为深度开发几丁糖技术及其产品,本次研讨会重点围绕以下的几个问题展开讨论:
1.新型医用生物材料—医用几丁糖产业化关键问题;
2.医用几丁糖的临床适应症的大样本、多中心临床试验的方案;
3.新适应症的研发需得到的支持和可能的方向。

  本次研讨会通过与会人员对医用几丁糖研发和产业化发展经验和教训、新型医用生物材料学科发展前沿和产业化关键问题的交流与讨论,凝聚共识,促使决策层、学术界和全社会了解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生物材料——医用几丁糖的研究和产业化进程,为该具有国际独创性的技术的医用几丁糖完全成为中国为数不多的能够在海外实现注册的高附加值海洋生物药品建言献策。
  侯春林教授作了《医用几丁糖的生物学特性及临床应用研究》的报告,扼要地回顾医用几丁糖的研发历程,主要的作用机理和临床的适应症,详细介绍了目前医用几丁糖在临床上的应用情况和现有的循证医学证据,侯教授的报告中最后呼吁决策层、学术界甚至全社会关注医用几丁糖的高科技成果的发展,同时也希望临床医学专家通过合作开展医用几丁糖更深层次的基础性研究和临床大样本、多中心、双盲对照研究,对该技术进一步产业化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
  吴孟超院士在听了侯教授的报告后认为,医用几丁糖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生物医用材料,要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同时进行更大规模的、多中心、双盲对照的临床试验来对医用几丁糖产品进行上市后的再评价,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的完善提高产品质量,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
  戴尅戎院士作了《生物材料转化型研究中的几个问题》的报告,强调在生物材料的转换型研究,要发展以临床应用为目的的材料应用开发与产业化系列研究,产业化过程中要寻找有一定实力、专业化的高科技生产企业,医药、理工、产业和材料界的研究人员需要紧密配合、广泛合作,根据现实需要设计并改进材料,设计和制造出符合病人需求,能够提高诊疗质量的新型生物材料及其加工工艺和制品。戴尅戎院士还针对医用几丁糖产品的国际化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认为要首先整合现有的临床资料和专利技术,广泛地在国外杂志上发表我们的研究成果,引导技术和产品的国际化道路。
  顾其胜教授作了《医用几丁糖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报告,提到了在高科技成果产业化道路中曾出现的困难、解决方案,和目前现存的问题。在将高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过程中企业要投入巨资引进设备,扩大生产规模和控制产品质量,但是很多高科技产品都被模仿出现“山寨级”相似产品,而这些仿制品生产企业往往投资少,规模小,运用于临床过程中出现很多不良反应甚至出现危及人民生命安全的严重的不良事件。更可怕的是不良反应造成的恶劣影响还会殃及原研高科技产品。所以政府和主管部门要加强监管,在一些新的高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中出台相应的行业标准,提高原研企业的研发动力,促进原研产品的产业化进程。
  会议执行主席顾玉东院士在讨论中也谈到长期临床数据的积累是产品下一步发展的原动力,医用几丁糖作为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生物医用材料,要想推向国际市场,就必须紧跟国际水平,与当前国际上最先进的技术和产品对照,靠技术优势和质量优势来占领市场,而不能像其他一些仿制药物那样进行低层次的价格竞争。
  杜予民教授作了《几丁糖改性与组装的分子设计及其功能化应用》的报告,着重阐述了几丁糖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他还特别提出生物材料结构与功能定性的问题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与会专家们认为,为了促进我国新型生物医用材料的进一步发展,科技界、政府有关部门以及产业界需要共同努力,制订我国生物医用材料的长远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同时,针对当前存在的制约研发、生产的瓶颈问题,提出了如下建议:
1)在国家大力推动科技兴国的过程中,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市场可接受的产品,产生经济和社会的效益是必行之路,在此过程中我们需要坚持走医工结合道路,通过不断的研究和讨论,将新型生物材料的技术和生产、产品和临床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逐步将这样的技术更广泛的推向市场。
2)以临床为导向,加强临床研究,积累临床数据。医用生物材料的研发应根据临床需要设计并改进材料,设计和制造出符合病人需求、能够提高诊疗质量的新型生物材料及其制品。我国在甲壳素/壳聚糖等生物材料的基础研究方面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但是在临床应用上还有很多局限的地方,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的人力和资金来积累临床数据。
3)国家和地区政府应投入更多的研究经费,进一步扶植新型生物医用材料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特别是要重点鼓励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各种新产品,摆脱低层次重复和价格竞争的旧框架。
4)依托上海市的科研和产业资源,加大政府投入和政策倾向,扶植、培育生物医用材料产业的领头羊企业,树立品牌,逐步参与到国际竞争。
回到顶端
版权所有2006 东方科技论坛  技术支持 上海中科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沪ICP备05000140号
服务电话:021-64314273  客户服务信箱:yech@cst.s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