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首页 论坛概述 青年学者论坛 最新动态 会议纵览 会议申请 联系我们 今天:2025年05月03日 星期六
第二届发育遗传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会议图片
一、会议的概况

  测定整个人类基因组DNA序列的工作几乎已经完成 ,一部记载着构造人体的全部指令的生命之书已经在我们面前打开。对这些DNA序列的初步分析使我们获得了这本“指令集”的所有词汇,也就是基因的清单。然而,正如化学没有止步于元素周期表一样,生物学也不会满足于基因组序列的获得。目前,国际竞争正从确定基因的数量和类型转向解读获得的大量基因组序列,从而了解各个基因功能,即所谓功能基因组研究。在这一大背景下, 复旦大学发育生物学基地在上级领导和有关单位(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Morgan-Tan 国际生命研究中心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东方科技论坛)的支持下,于2001年6月26、27日在复旦大学召开了“第二届发育遗传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这次研讨会,我们十分荣幸地邀请到了三位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Phillip Sharp,Joseph Goldstein , Michael Brown)及十余位国内外其他著名学者作大会报告,市科委、中科院、兄弟院校和复旦大学等单位共300人与会。大会就生命科学前沿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特别是利用模式生物进行功能基因组分析所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 展开深入地交流和探讨。 本次会议得到了各方面的支持,会议进展顺利。出席会议的外国科学家及其他代表一致反映,会议开得十分成功,对促进新世纪我国利用模式生物研究基因的功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会议的背景

  弄清基因组编码的指令如何指导单个细胞(受精卵)发育成人这样复杂的多细胞生物是发育生物学的主要任务。发育生物学飞速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认识到包括肿瘤在内的许多人类疾病是由控制发育过程的基因功能缺陷造成的,了解这些基因在发育过程中的正常功能对于得知它们异常如何致病是必需的。同时,研究疾病相关基因的正常及突变产物功能也是发展针对这些疾病有效的预防、诊断、治疗手段的基础。 当我们想了解一部机器如何工作时,最简单的做法就是拆除它的某个零件,看看会产生什么后果。类似地,遗传学研究通过观测基因突变后产生的表型对基因功能作出推测。对遗传病患者具有的基因突变进行研究可以让我们了解重要疾病基因的功能。但是,遗传病患者的基因突变是自然产生的,要发现这些突变非常困难,而且这种方法也只适用于少数基因。 幸运的是,生物的进化过程总是尽量重复利用已有的工作机制。这使小鼠、果蝇、线虫等模式生物与人的基因功能存在非常高的保守性,从而提供了利用模式生物研究人类基因功能的绝好机会。90%以上人类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功能域可以在果蝇和线虫中找到。超过40%的人类基因在果蝇和线虫中有同源基因;61%的人类疾病基因在果蝇中存在相应的基因;人和小鼠更是只有极少数基因不同。 利用这些动物模型,人们可以使遗传背景清楚的品系在受控制的环境条件下交配,可以对大量样本进行研究,还可以对单个基因进行转基因或基因剔除操作。现代生物学对基因功能的了解主要应归功于在模式生物中结合运用这些强有力的遗传学方法和丰富的发育生物学知识进行的研究。在小鼠中进行大规模突变筛选对功能基因组研究和建立新的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尤其有用。考虑到人类基因组中只有远不及以前估计的约30000个基因,又考虑到模式生物基因功能与人的高度保守性,对小鼠、果蝇、线虫等模式生物进行系统诱变和表型分析是非常有吸引力的。这正成为国际基因组研究的下一个焦点。 

三.会议的学术部分

  本次大会共有15位海内外专家学者作了精彩的大会报告。诺贝尔奖得主、美国德州西南医学中心的Joseph Goldstein和Michael Brown二位教授,对胆固醇研究的百年历史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阐述了LDL受体及其突变与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关系,并就胆固醇生物合成、运输的反馈调节的分子机制作了权威性的综述。他们的报告不仅内容详实,大师们的科学思维态度,理论研究到实际应用的有机结合,给中国的科学研究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因此吸引了大批听众,会后讨论也十分踊跃。 诺贝尔奖得主,美国MIT的Phillip Sharp教授,是RNA剪切的发现者之一。这次他的报告不仅综述了RNA剪切的最新研究成果,而且还对当今生物学界十分热门的双链RNA干扰技术发表了自己的真知灼见,这对推动这项新技术在中国的应用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大师幽默、机制的语言,形象生动的图解,使整个会场充满着科学的神圣氛围及与会者会心的微笑。 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及美国加州大学Berkerly分校的著名神经生物学家蒲慕明教授报告了在神经锥延伸中,梯度分布的扩散型分子所起的重要作用,并就神经系统发生可能存在的多种分子机理作了清晰的阐述。高水平的学术报告受到听众的好评。 与此同时,十余位海内外专家学者也就各自的研究进展作了精彩的报告。在人类医学遗传和疾病领域,工程院院士闻玉梅教授介绍了乙肝病毒的功能基因组研究的新进展;复旦大学的薛京伦教授报告了血友病B及基因治疗的新成果;复旦大学的李瑶博士介绍了DNA芯片在肝癌诊断与研究中所取得的成果。 在小鼠及哺乳类基础研究领域,美国Duke大学的庄原博士利用小鼠遗传筛选,揭示了E2A转录因子在淋巴细胞发育中的分子机理;中科院发育所的孙方臻博士介绍了钙离子在精卵结合中的作用;美国Washington大学的饶毅博士对神经系统中的细胞迁移的细胞和分子机制作了深刻的阐述。 以哺乳动物细胞为研究对象,美国的德州西南医学中心的王晓东博士系统地报告了线粒体与细胞凋亡的内在关系;美国Harvard医学院的袁俊英博士介绍了小分子化合物抑制细胞凋亡的应用前景。以植物分子为研究对象,美国Yale大学的邓兴旺博士报告了COP9与Ubiquitin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果蝇为研究对象,美国Duke大学的林海帆博士报告了卵巢中的干细胞不对称分裂的最新研究成果。以线虫为研究对象,美国Harvard大学的施杨博士综述了生物发育中转录调控的新发现。

四、总结

  这次大会受到与会者的一致好评,密切了中国科学家与国外有关专家的交流合作,特别是对中国利用模式生物开展发育遗传学、功能基因组及疾病模型的研究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五、附录:三位诺贝尔奖得主的简介

★Phillip Sharp:
菲利普-夏普(Philip Sharp)教授:世界第一流的生物学家、医学家、化学家和企业家,诺贝尔生物医学奖得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美国医学研究院院士,美国哲学学会(研究院)院士。他是获得美国国内院士称号最多的科学家之一【注:美国有五个国家一级科学院:国家科学院,国家工程学院,文理科学院,医学研究院,哲学学会(研究院)】。因在核糖核酸调控机理上的突出贡献,夏普教授获得1993年诺贝尔生物医学奖。他现任麻省理工学院麦戈尔(MeGovern)大脑研究所所长,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顾问委员会主席,通用汽车公司基金会奖金评审委员会主席。夏普教授是美国第二大生物技术公司拜阿金(Biogen)公司的创始人之一,任该公司科学委员会主席和董事会成员。他还兼任阿尔弗热德.斯隆(Alfred P. Sloan)基金会董事、拉德维兹(Ludwig)研究所科学委员会成员等职务。他曾任麻省理工学院生物系主任和癌症研究中心主任。夏普教授在生物医学领域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国际上享有盛誉。他因开发新的医药产品而获得国家技术奖章。此外,他还获得盖尔德诺(Gairdner)基金会国际奖、通用汽车公司基金会阿尔弗热德.斯隆癌症研究奖、霍维兹(Horwitz)奖、阿尔波特.拉斯科(Albert Lasker)基础研究奖等二十多次奖励。很多大学授予菲利普.夏普名誉博士、名誉教授称号。
★Joseph Goldstein 
约瑟夫-戈尔斯坦(Joseph Goldstein)教授:世界第一流的生物学家和医学家,诺贝尔生物医学奖得主,美国科学院院士。因在血脂生成和调控机理上的突出贡献他获得1985年诺贝尔生物医学奖。他现任德克萨斯大学(达拉斯)西南医学院分子遗传系主任。他是美国最大的医学研究私人基金会-豪尔德.休斯(Howard Hughes)医学研究所顾问委员会主席,美国第一个成功的生物技术公司基楠特克(Genentech)公司的科学资源委员会委员,拉斯科(Lasker Award)评审委员会主席。此外,他还兼任许多公司、协会、大学和其它组织的董事、顾问等职务。戈尔斯坦教授在生物学、医学、化学和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作出了许多对人类生活有重要影响的贡献。除诺贝尔生物医学奖外,他还获得美国总统国家科学奖,国家科学院劳恩斯贝利(Lounsbery)奖,盖尔德诺(Gairdner)基金会国际奖,沃兰.阿尔坡特(Warren Alpert)基金会奖,美国医学院校联合会杰出研究奖,美国心脏协会研究成就奖,美国实验生物学联合会生命科学奖,美国人类遗传学会威廉姆.艾伦(William Alan)奖,阿尔波特.拉斯科(Albert Lasker)基础医学研究奖,等等。他获得多所大学的名誉博士称号。
★Michael Brown:
迈克尔-布朗(Michael Brown)教授:世界第一流的生物学家和医学家,诺贝尔生物医学奖得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因在血脂生成和调控机理上的突出贡献,布朗教授获得1985年诺贝尔生物医学奖(与约瑟夫.戈尔斯坦共享)。他现任德克萨斯大学(达拉斯)西南医学院分子遗传研究中心主任。他是美国国家科学院常务委员会委员;世界上最大的制药公司普菲兹(Pfizer)的董事会成员,娟.科芬(Jane Coffin)儿童基金会科学委员会顾问。此外,他是几个学术刊物的编委,兼任了很多公司、协会、大学和其它组织的董事、顾问等职务。布朗教授在生物学、医学、化学和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作出了许多对人类生活有重要影响的贡献。除诺贝尔生物医学奖外,布朗教授还(与约瑟夫.戈尔斯坦共享)获得美国总统国家科学奖,国家科学院劳恩斯贝利(Lounsbery)奖,盖尔德诺(Gairdner)基金会国际奖,沃兰.阿尔坡特(Warren Alpert)基金会奖,美国医学院校联合会杰出研究奖,美国心脏协会研究成就奖,美国实验生物学联合会生命科学奖,美国人类遗传学会威廉姆.艾伦(William Alan)奖,阿尔波特.拉斯科(Albert Lasker)基础医学研究奖,等等。布朗教授获得多所大学的名誉博士等称号。
回到顶端
版权所有2006 东方科技论坛  技术支持 上海中科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沪ICP备05000140号
服务电话:021-64314273  客户服务信箱:yech@cst.s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