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首页 论坛概述 青年学者论坛 最新动态 会议纵览 会议申请 联系我们 今天:2024年03月28日 星期四
东方科技论坛第333次学术研讨会
会议图片
绿色种源创新与生态农业发展
第333期东方科技论坛“绿色种源创新与生态农业发展研讨会”于2019年9月18日~20日在上海南郊宾馆举行。本次研讨会由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国家作物种质资源库(上海)以及上海市农作物种质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共同承办,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张启发院士和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首席科学罗利军研究员共同担任本次大会执行主席。来自全国各高校三百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在过去的几十年,我国农业生产以“高产和超高产”为目标,成功地用有限的耕地,养活了庞大的人口。但这种资源密集型(水资源、劳动力、化肥、农药持续高投入)的农业生产模式导致了农业生产与资源环境的严重矛盾。例如,我国水稻生产消耗了50%以上的淡水资源,但农业灌溉水的利用率只有40%,仅为发达国家的一半左右;单方水的粮食生产能力只有0.85kg左右,远低于2kg以上的世界发达国家水平,水资源的浪费十分严重,而过量施用的化肥农药还加重了农民负担,带来土壤退化、水体富营养化、高碳排放以及磷等矿产资源的枯竭等负效应,加剧了农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尖锐矛盾。因此,我国农作物生产,尤其是水稻生产面临着资源和环境的重大挑战。当前,全面推动绿色发展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治本之策。绿色生态也是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创制“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型的绿色种源,将赋予种源农业新的活力,实现农产品、农业产业、与农业生产方式的“绿色”转变,推动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

  绿色基因资源的发掘、研究和利用是绿色种源创新的关键,是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更是引发新一轮“绿色”农业技术革命的关键。许多国家都针对重要的作物先后开展了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旨在获得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和种质资源,从而抢占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和种源农业竞争的制高点。近年来,基因组测序技术及其它组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力推进了在基因组水平大规模挖掘与研究各类绿色性状功能基因的进展。我国科学家在作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作物绿色基因资源挖掘与利用领域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水稻功能基因组”项目的顺利实施使我们在基因组水平对水稻重要农艺性状和抗病、抗虫及非生物逆境的功能基因有了更清楚的认识;“绿色超级稻新品种选育”项目大力推进了水稻绿色基因的利用,创制了大量的绿色水稻种质资源,如节水抗旱稻利用了蕴藏在陆稻种质资源中的“节水抗旱”绿色基因,实现了水稻的旱种旱管,可以改变几千年来我国传统的水稻种植模式,使水稻生产在节水抗旱的同时,减少由于长期淹水栽培导致的面源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同时,大数据分析在分子育种技术上的应用进一步发展了“全基因组选择育种”的理论与技术体系。这些知识上的储备与技术上的进步都为培育“绿色”作物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大部分绿色性状为复杂性状,涉及众多基因、基因间以及基因与环境的互作。当下的重点一是在现有技术手段基础上进一步发掘和研究绿色性状基因及其调控;二是深入开展基因表型的数据积累和预测模型建立,推进全基因组选择育种研究;三是进一步积聚研发力量,共享资源与技术,加快我国水稻绿色性状的聚合与种质创新,并尽快应用于水稻生产。因此,有必要对我国科学家在作物绿色基因资源挖掘与研究上取得的进展与成果进行交流,对“全基因组选择育种”在绿色种源创新中的作用及其实现方式进行探讨,推动全基因组选择育种理论在育种实践中的应用,加强不同团队间的知识交流、技术合作与资源共享。

  本次论坛以“绿色基因发掘与种质创新”为中心主题,围绕作物绿色性状研究的进展与成果、绿色性状聚合的生物学理论与技术,以及如何在绿色种源创新中有效应用全基因组选择技术等问题展开交流和讨论。论坛还将开展水稻绿色种质资源的田间展示与共享,展示资源为科技部“863”重大专项“绿色超级稻新品种选育”项目(2014-2018)各参加单位历时五年创制出的371份聚合了两种及两种以上绿色性状基因、具有较高的育种与基础研究价值的新种质。这批资源在全国范围的共享利用将会大力推进我国水稻绿色新品种培育。

  我们希望通过此次论坛,能让生物、遗传、信息、育种和种业等不同学科领域的科学家、企业家在多学科交叉的自由讨论中,对上述问题进行充分的思想交流,使参会者对绿色基因资源保护、研究和利用的现状有更清醒的认识,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有更好的把握,共同推进相关绿色性状基因、资源和技术的共享利用,加快绿色种源创新和生态农业发展。我们也希望通过本次论坛,能够唤起学界、政府与社会对绿色基因资源与生态农业更加广泛的关注。
回到顶端
版权所有2006 东方科技论坛  技术支持 上海中科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沪ICP备05000140号
服务电话:021-64314273  客户服务信箱:yech@cst.sh.cn